水泥頂管施工是一種在不開挖地面的情況下,利用頂管機械將水泥管道頂入地下的施工技術。以下是水泥頂管施工的主要做法:
一、施工準備
現場勘察與設計:
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,包括地質條件、地下管線分布、交通狀況等。
根據勘察結果,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設計圖紙,包括頂管路線、頂管直徑、頂管長度、頂進深度等參數。
施工設備與材料準備:
準備頂管機、千斤頂、導軌、枕木、鋼軌、水泥漿制備設備等施工設備。
準備水泥、砂子、石子、水等施工材料,并確保材料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。
工作坑開挖:
根據施工方案,開挖工作坑。工作坑的長寬要根據土質、被頂管節的直徑、長度、機具設備、下管及出土方法而定。
工作坑應滿足設備安裝、出土作業和人員操作的需求,同時設置排水設施,確保坑內干燥。
二、導軌與后背安裝
導軌安裝:
導軌由四根鋼軌和若干枕木組成,枕木置在工作坑底下1/2枕木高的基土上。
鋼軌的長度等于工作坑底面的長度減去鋼軌樁所占的位置,鋼軌的間距要視被頂管節的外徑而定。
導軌安裝要平直,前端抬頭要有0.5~1.0%的坡度,以確保頂管機順利入土。
后背安裝:
后背的堅固與否直接影響頂管施工的效果,后背要具有滿足較大頂力的能力。
后背由后背樁、后背梁和后背樁后面的夯實土組成。后背樁一般以鋼軌代替,埋入坑底以下1.5m左右,樁后填土分層夯實。
后背梁放在樁前的導軌上,與千斤頂連接,確保頂進過程中力的傳遞穩定。
三、頂管機安裝與調試
頂管機安裝:
將頂管機放置在導軌上,調整其位置、高程、中線、仰俯角、旋轉角等參數。
確保頂管機與導軌、后背等部件的連接牢固可靠。
調試與檢查:
對頂管機進行調試,檢查其運行是否平穩、刀盤是否鋒利、注漿系統是否暢通等。
對施工設備和材料進行檢查,確保施工順利進行。
四、頂進施工
破洞與頂管機入土:
在洞口位置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破洞,如高壓旋噴等方法加固土體。
啟動頂管機刀盤,將頂管機通過主頂油缸緩緩推入土中。
管道連接與頂進:
連接機頭后方的兩根砼管和機頭管,構成一個整體。
對頂進段的高程和中線進行控制,確保管道頂進平直。
使用千斤頂將管道頂入土中,每頂進一段距離后進行測量和糾偏。
注漿與潤滑:
在頂進過程中,壓注觸變泥漿,形成一層保護膜,避免地面沉降和降低頂進阻力。
在管外壁涂石蠟等潤滑劑,減少頂進摩阻力。
五、施工監測與糾偏
施工監測:
對頂進過程中的高程、中線、左右偏差等進行實時監測。
每頂進一段距離后,對管道進行測量和記錄,發現問題及時糾偏。
糾偏措施:
在管道前端設置斜撐支于土壁上,結合一側超挖土方進行糾偏。
使用專用工具對管道進行微調,確保管道頂進平直。
六、施工結束與驗收
管道收尾:
當頂完全部混凝土管套管后,取下擠緊內漲圈的木楔,用石棉水泥或水泥砂漿抹口,將環口縫隙填滿塞嚴,防止漏滲。
施工場地恢復:
對工作坑進行回填和夯實,恢復地面原狀。
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和垃圾,保持環境整潔。
驗收與交付:
對施工質量和管道性能進行全面檢查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
驗收合格后,將管道交付使用單位,并提供相關的施工資料和文件。
綜上所述,水泥頂管施工是一項復雜而精細的工程,需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設計圖紙進行操作,同時加強施工監測和質量控制,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