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泥預制構件生產(chǎn)是將水泥、骨料等材料通過標準化工藝制成建筑構件的過程,核心流程涵蓋原材料準備、模具組裝、混凝土制備、成型養(yǎng)護及脫模質檢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原材料準備階段需嚴格把控質量,水泥需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,骨料(砂、石)需經(jīng)篩分清洗去除泥塊雜質,同時按設計配比準備鋼筋、預埋件等增強材料。例如生產(chǎn)預制樓板時,鋼筋需經(jīng)調直、切斷、彎曲成型,并通過焊接或綁扎制成骨架,其直徑和間距需符合結構受力要求。
模具組裝是保證構件尺寸精度的關鍵,鋼模具需提前涂刷脫模劑以防止粘連,側模與底模通過螺栓緊固形成封閉腔體,縫隙處需用密封條封堵避免漏漿。對于異形構件如陽臺板,需采用定制木模或鋁模,并通過激光定位儀校準模具垂直度。
混凝土制備需控制坍落度在120-180mm范圍內,采用強制式攪拌機將水泥、砂、石、水及外加劑充分混合,攪拌時間不少于90秒。澆筑時通過振動臺或附著式振搗器排除氣泡,確保混凝土密實度達到95%以上。
成型后的構件進入養(yǎng)護階段,初期需覆蓋塑料薄膜保濕養(yǎng)護6-8小時,隨后轉入蒸汽養(yǎng)護窯,通過四階段控溫(靜停2小時、升溫3小時至60℃、恒溫8小時、降溫2小時)加速強度發(fā)展,28天抗壓強度可達設計值的80%以上。
脫模前需進行強度檢測,達到15MPa后方可拆模,脫模時使用專用撬棍避免構件損傷。成品經(jīng)外觀檢查(無蜂窩麻面、裂縫)、尺寸測量(偏差≤±2mm)及強度試驗合格后,方可堆放或運輸至施工現(xiàn)場。